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尋找書法的「仙骨」:在雅俗之間

尋找書法的「仙骨」:在雅俗之間

我們來聊聊書法裡永恆的話題:「雅」與「俗」。這不僅是藝術上的判斷,更是對學習者心性與格調的檢驗。沒有人想寫出俗氣的字,因為那比不學還糟,所以追求高雅的書風,是我們學書的首要目標。

新竹書法,新竹篆刻,新竹書法研習,新竹成人書法,新竹兒童書法,劉建伯漢磚仙人指路,
劉建伯刻漢磚仙人指路

一、找對門路:拜師與「取法乎上」

書法的格調很大程度取決於你師從何人。這就像孫過庭在《書譜序》裡說的:「取法乎上,僅得其中;取法乎中,僅得其下。」意思是,你跟著90分的老師,可能只能學到60、70分;如果跟著60分的老師,就可能只剩30、40分了。這就是學習的落差。所以,學書法最忌諱貪快和貪便宜,關鍵是要找到真正「高」的老師,幫你確立正確的方向,方向不對再快也沒有用。

二、不俗即奇:從古帖尋找「陌生感」

如何讓自己的字「不俗」?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深入古帖。古帖是我們吸收養分的源頭。要創造出不俗的書風,關鍵在一個「奇」字。當我們具備足夠的技巧後,可以大膽地從那些「背於現在」的古人風範中汲取力量,寫出與眾不同的風格,這就是「不俗即仙骨」。若僅憑自身摸索,很容易形成無法擺脫的書寫習慣——「習氣」,這正是落入「江湖體」或「野狐禪」的俗氣根源。

三、風骨與哲理:直心比圓滑重要

雅俗的判斷也反映了文化哲理。我們崇尚士大夫的風骨,喜歡「直」而不是「圓」,正如「德」字所包含的「直心」之意。在書法裡,這就體現在對挺直線條、多方少圓結體的偏愛上,它們往往被認為格調更高。
最有趣的,是書法審美的反思性。初學時,我們可能無法接受像徐渭、傅山那些看起來「醜拙」的明清調。但隨著學習的深入,我們會發現這種「醜拙」背後是經過千百年書法哲理演變和反思後所確立的「奇特」。這就像榴槤,有人愛之深,有人避之不及,但我相信真正是好吃當代美展中明清調風格的得獎,正說明了書法審美會隨著時間和深度而進化。

總歸一句,「雅極反俗,俗極反雅」。刻意的雅緻讓人反感,而真實的勇氣與正直即使偶有粗俗的表達,卻能彰顯出高貴的品格。書法的雅與俗,最終比拼的,是藏於字裡行間的真誠與風骨。

劉老師篆刻潤例(2025年訂)

好消息!現在提供劉老師篆刻潤例如下:

只要是要參加書法比賽,參加書畫展覽,必需事先準備幾方藝術品級的手工書畫用印,一般銀行印鑑章絕對不行,影響您的成果甚鉅。

代刻印章,篆刻印章代刻,新竹篆刻,新竹篆刻,新竹印章,刻印章,篆刻代刻,書畫用印,
劉老師潤例2025年

劉建伯老師,篆刻專業台藝大書畫系藝術碩士

新竹縣書畫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,新竹縣深根書法教育執行委員會委員,2009年新竹美展書法篆刻類首獎。1300度的新風貌-劉建伯書印展(2020年彰美館)、蒼蒼橫翠微-劉建伯書印展2021年新北市文化局、新竹美展/風城美展邀請、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(2026年桃園市文化局邀請,篆瓷刻類)

論文新復漢式-陶瓷篆刻創作研究,期刊柴燒陶印下的漢印篆刻創作研究

電話0921-706076
Line id:@526kilmu

劉建伯篆刻,新竹篆刻,印章代刻,
劉建伯篆刻作品其一

劉建伯篆刻,新竹篆刻,印章代刻,
劉建伯篆刻作品其二